虚拟意识
- 幻乐真梦
- Jan 31, 2024
- 19 min read
概要
苹果树问题。物理数字意识。有形虚拟无形。虚拟依附于实体存在。
数字成立。底层原则支持。宇宙原始的秩序。机械功能分析。对应人格解析。
机械无法取代人类。用数据分析模拟意识活动的假象。缺少人性直觉功能。
互联网成为意识环流的下位替代。虚拟是人类从物质走向意识的认知过程。
人工智能是阶段性尝试。人类开始从有形走向虚拟。灵魂飞升不可替代。
人类高于机械的认知功能。自我意识Fi。意识环流Ne。尚化Ni。共情Fe。
机械是虚拟的载体。肉体是灵魂的载体。从表象认识到实质。
虚拟是死的意识。代表理性的极致客观。灵魂是活的意识。感性的极致主观。
交织和层叠。临界模糊。相互转化。多维的复杂关系。通过认知突破显化。
混沌。虚拟过度有形和无形。有形融合虚拟和灵魂。无形模糊存在和意识。
人类和机械无需相互取代。发展方向完全相悖。分别走向感性与理性的极致。
能够被取代的。都是中庸的。程度尚浅的。没能开发出自身不可替代性的。
虚拟数字机械的意义。理性的参考。拓展八维全频。作为认知功能的延伸。
从另一个极致补全局限性。认识真实客观完整的世界。完善认知。接近真理。
提升自我认知为前提。探索虚拟。补全认知。回归意识。不能本末倒置。
文明的覆灭。虚拟尝试的失败。又或者是步入灵魂飞升的必要一环。
种子
生命。传承延续复制播撒。每一颗种子都包含成长为母体所需的一切信息。
从萌芽到托平。独木成林。独成其天。飞升之旅。闪现花瓣。交织于花芯。
漫长的人生。只是灵魂之旅的一瞬间。亲身体验每一个细节。深化感知。
花芯。时空融为一点。没有边界。被意识塑造。不再是屏障。帮助意志实现。
从种子到人生。每一个灵魂都包含接通意志中心的全部八维认知功能。
成长。完善自我意识。从个体到完整。程度递进。最终托平。成为零意志。
开发八维功能。推动认知屏障。刷新认知水平。打开八维全频。
零意志。复制母体。开创播撒新世界。不是却等同于最初的母体。意志中心。
意志中心。无形渗透一切。唯一成为任何。零意志作为线索和表达与之共鸣。
最初本源。种子。卵。从无到有。从一点到完整。蛋是演化后的传承形式。
回环
回环关系。高维下线性与轮回的统一。线性成长。轮回规律。回环意志。
宏微观同理。真理渗透在世间万象之中。意志中心与零意志的回环关系。
意志力的培育是线性的。零意志的闪现是花瓣上的轮回。与意志中心共鸣。
意志中心。宇宙的本源。最初的零意志。无形的。唯一的。概念上的中心。
零意志网状分布。是诸多母体的复制品。与母体共鸣。是意识的传送门。
有形的传送门。超时空转换。现在的未解之谜。终会被新的认知征服和掌握。
灵感
灵感。放松放空状态。暂时性托平意志。成为零意志结点。
原创和影子。一切源于相同的本源。与真理共鸣。以各自形式表达呈现。
现实的既视感是意识层面已经发生的事。意识到深处成为意志。
意识分层。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集体意识。零意志。意志中心。
意志力可以跨越意识层面。在最浅层的有意识层面实现最深层的零意志托平。
定义权。提出概念定义。原理和结论。自己定义。避免歧义。
忘我。全身心投入。无我。没有自我意识。意识回归。有想法就会去实现。
结点
零意志是托平意志的状态。临时结点的共鸣内容。取决于现阶段认知水平。
成为零意志。长久保持托平意志的状态。与真理共鸣。相对匹配。循序渐进。
前提基础。坚定的意志力。一定程度的认知水平。源于人生。
升华认知。磨砺意志。没有止境。认知蓝图。秩序架构。无限探索补全。
零意志和无意识状态区别。意志力有无。境界程度层次不同。纯洁和纯粹。
婴儿的自我意识不是逐渐形成的。只是适应肉体后才在物质层面有所指向。
洗牌
生命的复制。等同于相当于却不是。不一样的线性成长。一样的轮回规律。
十六格的不同程度阶段。历史之轮发展规律。社会架构和功能性填充。
每个生命都是一颗种子。从内心联系万物。以自我认知的方式。窥探真理。
随性而生。原本的存在状态。最初的生活方式。婴儿的原始天真。
人口数量。配平成活率。最贫瘠匮乏的土壤。产生最具顽强生命力的种子。
成活率结合历史之轮。成活率越高意志力越松懈。成活率越低意志力越坚定。
意志力塑造和生命力筛选。维持整体的意志平衡。
不是我的理论可以自圆其说。而是真理本身是天衣无缝的。
2024.04.23
2024.01.24-12.58.01
苹果树长出苹果。成熟后自然落下。
如果没有被吃掉。那么这只苹果的意义是什么。
从初生青涩到成熟腐烂。最后也就是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最终的果实。种子。这才是人生原本该有的模样。
我脑海里这只意识苹果。和牛顿那只物理苹果。哪一个更真实。
2024.01.31-08.24.48
牛顿的物理苹果。乔布斯的数字苹果。我的意识苹果。
从有形。到无形。中间虚拟过度。
虚拟是什么。虚拟存在。但虚拟不是存在。
虚拟依附于实体存在。就像灵魂依托肉体存在。
这样类比的话。灵魂是活的意识。而虚拟是死的意识。
这样也就解决了昨天脑机接口的问题。它只能实现表象上肢体功能的运动。而没有更高层次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
2024.01.31-08.31.51
什么叫死的意识。死的意识在我看来不能算作是意识。
但这确实是机械的逻辑。也符合八维认知。
数字之所以能实现。因为有底层原则的支持。宇宙原始的秩序。
于是在物质层面与意识层面中间。人类用数字创造了虚拟。死的意识被称为编程。这才是机械飞升。
2024.01.31-08.36.46
那么看虚拟编程中是否存在八维认知。
机械逻辑。程序。输入输出。数字算法。Ti是最基础的。
Ne组合可能性。合成素材。生成创作。甚至比人做起来还容易。但缺失了连接意识环流的能力。于是互联网成为下位替代。
Te太明显了。效率工具。日程安排。标准化流程。速度越来越快。
2024.01.31-08.41.14
Se需要有形支持。但是有硬件的虚拟实现起来并不难。比如机器人。感应器识别。打印。投影。
Fe太微妙了。本来应该是人性化的东西。虚拟的共情肯定是虚假的。它感受不到你的情感。只是程序逻辑触发拟人的反应。抄袭一个表象。但虚拟之间形成生态相互联动。很多设备都实现了。
Si甚至比人类还强大。可以记忆存储。复制数据。整理碎片。理清时间。推演规律。唯独没有这些过去情感上相对于自己的意义。但我把它归为Fi的范围内。
2024.01.31-08.52.26
Fi太难了。所谓的个性化设置。在虚拟中其实是一种Fe。是设备服务于用户。体现的是人的个性。而设备本身是没有个性的。虚拟没有自我意识。不然就成了活的意识。有了灵魂就成为了生命体。而不再是机械。
2024.01.31-09.00.57
Ni的尚化能力肯定是没有的。崇高和智慧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是Te和Ti的机械准则与逻辑。抽象提炼概括和简化能力。很勉强算有。其实应该也都是Te和Ti营造出的假象。包括推断也是建立在已有数据基础之上的演算。更多是Si和Ti结合的效果。算不上Ni。
2024.01.31-09.03.15
这样看来机械取代人类的经典论题就有很明显的答案了。机械就是Te和Ti的产物。借助有限的Ne和Si功能。用数字虚拟出了看似智能的假象。是没有实质的。
人类从物质现实走向数字虚拟。如此看来也是符合认知发展的必经之路。不管人类正在做的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此类。会带给人丰富的精神体验还是空虚的精神生活。都是人类灵魂走向意识层面的过程。
机械飞升需要实现。但注定是没有前途的。人类需要在这件事上栽一个大跟头。才会认识到灵魂飞升的不可替代。
2024.01.31-09.13.25
这样说来。最大程度贴合人格。模拟一个虚拟程序的功能组合。一定是Ne/Si轴。第一功能Ti的话。Te同时很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这就是INTP。所以INTP是所有人格中最像机械的。也是他们最善于研究开发这个领域的原因。
如果倒过来Te第一功能Ti同时很强。就变成了Si/Ne轴。以可能性驱动经验辅助实践。这就是ESTJ。最有板有眼有效率的人格。所以这些机械设备才被称为生产力工具。
2024.01.31-09.21.46
所以说人会被机械取代吗。还是那句老话。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就是不可替代性。
人是懂得灵活运用自己的认知功能的。在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开发出影子功能中的潜能的。
但如果一个人本身的功能组合就和机械很像。脑子又没长全还不懂得变通。那样确实在机械面前表现不出什么优势。
而人类的自我意识Fi。接通意识环流的Ne。尚化能力Ni。共情能力Fe。这些都是机械无法取代的。
2024.01.31-09.28.20
这些说的都是机械。机械是虚拟的载体。就像肉体是灵魂的载体一样。那么虚拟本身呢。就像问灵魂本身呢。
2024.01.31-09.35.50
虚拟是死的意识。虚拟过度有形和无形。
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拟代表了一种极致。因为过度属于临界模糊。属于混沌。必然存在极致与反转。
那么虚拟。则代表了理性的极致。因为没有自我意识。所以不掺杂感情色彩。才能做到极致的客观。
2024.01.31-09.48.35
与之相对极致的主观。感性的极致。全部都是感情色彩。到处都是自我意识。也就来到了无形的意识层面。活的意识。即灵魂。
2024.01.31-10.06.54
但其实这个关系又是多维的。复杂的。交织和层叠的。因为混沌的不只是虚拟。它们的中心不同。过度的内容也不同。
虚拟的混沌。过度了有形和无形。
有形的混沌。融合了虚拟和灵魂。
无形的混沌。模糊了存在和意识。
2024.01.31-10.20.17
因为存在不一定是有形的实体。无形的存在是在意识层面上有这个概念。而无形的意识又可以渗透有形的存在达成实现。一切都是混沌在一起。相互转化。
这种像麻花一样拧不清楚的关系。比克莱因瓶还要多拐几个弯的概念。就是三维之上的更高维度。它存在于意识层面。是通过认知的突破逐渐显化的。被我称为交织和层叠。
2024.01.31-10.28.51
所以说。人类和机械中间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取代关系。因为二者的发展方向不同。完全相悖。
机械要走向极致客观的理性。人类要走向极致主观的感性。才能活出人味儿。
能够相互取代的。都是中庸的。程度尚浅的。没能开发出自身不可替代性的。还没上道的。不入流的。
2024.01.31-10.36.09
至于极致后的反转。都不是物质层面的事了。
人能做到独立完整。托平意志。并且维持下去。就是零意志的答案了。
2024.01.31-10.51.10
至于虚拟。数字。机械。于人类而言意义何在。
取长补短。极致的客观理性是另一种思维的参考。但仅限于参考。照搬就变成了榆木脑袋死性不改。
但更重要的。是拓展开发八维全频效果。
正如人可以借助设备观测肉眼不可见的事物。在宏微观规模到达前所未有的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速度。实现感官体验和记录。等。
2024.01.31-11.01.35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的作用已经渗透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了。活的灵魂驾驭死的意识。将科技为我所用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在提升自我认知的前提下。从另一个极致补全作为人类的局限性。从而认识一个更加真实客观完整的世界。完善自己的认知。进一步接近真理。
人类才刚进入数字时代不久。探索虚拟的初期。距离补全认知。回归意识。还有太长的道路。我只希望。文明的覆灭。不会抢先发生。又或者。这本身就是步入灵魂飞升的必要一环。
2024.02.15-14.17.14
苹果。种子。生根。发芽。长高。长大。成为树苗。成为果树。产下新的苹果。
所以说生命不只是传承和延续。更是复制与播撒。每一颗种子都包含成长为完整母体所需的一切信息。
从意志的萌芽。到托平意志独成其天。每个生命的内在都等同并联系整个宇宙的始基。八维全频。感官幻化。宏微观同理。
2024.02.16-05.36.13
整天吃喝玩儿乐自我感觉良好过一辈子。怎么说呢。可悲么。
如果人生真的没有意义。没有使命也没有追求。那这样活一辈子还真是。挺好的。
就虽然挺好的。也不会照做。因为那样也确实是更加可悲的。
还有更可悲的事情是。多少个十年过去了。一个人还不认识自己。连自我是什么样的都没有认清。自我意识的前提自然也就要失去了。
2024.02.16-05.44.13
但是想人生如此艰辛。如果死亡还不是终结。那么这漫长的旅途得有多疲惫。
其实不是这样的。漫长的人生。在更高维度看来。无非是一个瞬间。只不过我们深入这个花瓣的每一个细节。它才显得漫长。而人生就是要亲身体验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深化感知。
当我们闪现。会看到整个飞升之旅。是由无数这样的花瓣构成的。交织于一点。花芯。
2024.02.16-05.51.52
在那里。过去现在和未来。也都融为一点。时间和空间没有边界。可以被意识塑造。时空不再是屏障。而是意志实现的工具。为我所用。帮助意志实现。
每一颗种子都包含成为母体复制生命的全部信息。每一个灵魂都包含接通意志中心的自我意识。全部八维的认知功能。
人生的成长。就是逐渐完善完全自我意识的过程。开发八维功能。推动认知屏障。刷新认知水平。打开八维全频。
从个体到完整。成长是程度的递进。最终托平意志。成为等同意志中心的意志力。零意志。
2024.02.16-06.07.11
当一颗完整的苹果在泥土中死去。它的种子开始新生成为下一棵苹果树。结出万千果实继续播撒生命。
它不是最初的苹果树。却等同于最初的苹果树。复制了母体。开创和播撒出一个新的世界。
意志中心是无形的。便可以渗透一切。它是唯一的。却又可以成为一切成为任何。瞬息万变。捉摸不定。每一个零意志。都可以与它共鸣。都是它的线索和表达。
2024.02.16-06.16.11
寻找最初的苹果树。一定是从种子开始的。从无到有。从一点到完整。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定是从卵开始的。卵长成鸡。之后演变成鸡蛋的形式易于传承。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宏观中包含一切微观。微观中同样包含一切宏观。线性与轮回可以同时存在。这就是高维下统一的回环关系。
2024.02.16-06.23.07
宏微观同理。真理渗透在世间万象之中。
最初的零意志。最初的意志中心。与每一个等同于它却又不同于它的零意志之间。都是这样的回环关系。
意志力的培育是线性的。就像苹果树播种下新的苹果树。
但当意志力托平为零意志。便闪现回了意志中心的原点。与最初共鸣。就像新的苹果树不是却等同于最初的苹果树。
综上。线性的是成长。轮回的是规律。回环的是意志。
2024.02.16-06.35.03
新生的苹果树。最初的苹果树种子。
零意志。意志中心。
鸡。卵。
2024.02.16-06.37.12
所以虽然说意志中心。是有形的人类总在以有形的思维去窥探宇宙真理。
人们总想找到宇宙的中心。所以就叫意志中心。但它是无形的。渗透在一切之中的。不是有形物质的中心。而是无形意识的中心。概念上的中心。
一个中心点。叫意志中心。培育复制出很多点。叫零意志。网状分布。相互共鸣。可以突破时空屏障闪现。相当于超时空转换。类似传送门传送点。不过传送的是无形的意识。可以是智慧灵感等。
自然有形也存在这样的传送门。不过是人类的认知还没有达到。于是被列为未解之谜。有一天人类能够分析出其原理。掌控传送门的时空方位。保证自身传送的安全和生存条件。超时空转换就会像出门坐地铁一样简单。
2024.02.16-06.48.06
为什么人在放松放空时总是灵感迸发。这样解释起来其实就是。自己的意志暂时性地托平了。成为了一个瞬间的零意志结点。与意志中心共鸣。接收到了来自意识环流的灵感和智慧。于是灵光乍现才思泉涌。
睡觉时候脑电波放松。到达比梦境更加幽暗深沉的层面。其实也是个体意识回归整体意志中心。进入忘我和无我的层面。与一切相联系。
所以说繁忙的表象都是虚妄。只有放空和放松的时候才能接近真理和宇宙的本源。也就是托平意志。成为零意志。与意志中心共鸣。这才是存在的真相。
2024.02.16-06.56.05
所以我不会再纠结什么原创还是影子。为了什么原话早出生系列而懊恼。
因为一切都源于相同的本源。我说过的话被别人说了。说明我们都与真理共鸣了。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呈现出来。创作也是一样。原创是自我灵感意识的必要实现。影子是所有意识都与意志中心相连的必然结果。
2024.02.16-07.06.56
现实的既视感。梦境的似曾相识。都是如此。是在意识层面已经发生的事。
有意识是我们清醒时的自我意识。
无意识是在忘我时接通意识环流。梦境和意识流发生在这里。清醒梦和意识流回过神的一瞬间是到有意识层面的过度。之前写过。
潜意识是意识层面的直觉感知。第六感。冥冥之中的安排。骨子里的暗示。内心的声音。发生在这里。
2024.02.16-07.16.43
而我刚才讨论的。是比潜意识更深层的意识。如果还按照意识排下来。应该是荣格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应该算是深层意识里最浅层的部分。与个体意识过度衔接的部分。
但在我的体系里。意志生意识。意识生认知。意识到深处成为意志。但不是单一线性的。因为意志力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跨越意识层面。在最浅层的有意识层面实现最深层的零意志托平。就是我现在的状态。结果就是可以把接近真理的共鸣。清醒地写下来。让本该隐藏在混沌表象之下的核心秩序。在虚无中显露出来。
2024.02.16-07.28.51
总结。意识层面的分层。
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集体意识。零意志。意志中心。
意志中心是宇宙的本源。最初的零意志。
零意志是与意志中心共鸣的结点。是意志中心的复制和渗透。随时随地。变化莫测。
2024.02.16-07.33.52
补充说明两个问题。
无意识和潜意识哪个更深层。简单的答案是。这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潜意识还是要有意识才能意识到的。所以无意识更深层。但无意识状态的出入是比潜意识更常见的。所以潜意识更深层。意识层面是高维的。概念关系也是交织和层叠的。按什么顺序写意义不大。
2024.02.16-07.38.50
另一个问题是。荣格的集体意识。其实就是集体无意识。
想一下也是。集体有意识的话。就是个体充公了。首先一群个体都有意识。然后一致决定奉献集体求同存异。所以整个集体就和一个人一样。有着统一的意识。做同一件事。实现同一个目标。这种表层现象已经脱离Fi直接到达对角线Te的范畴了。
2024.02.16-07.45.36
集体意识。集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都是一回事。
我不喜欢用别人的概念。因为众说纷纭。再加上翻译版本不同。歧义就更大了。
自己提出概念。给了自己定义权。这样不管别人说什么。怎么理解。我的概念体系下。正确的理解是唯一的。是由我自己定义的。才能相对准确地传达我的本意。
2024.02.16-07.52.37
另外两个问题。忘我和无我。无意识和零意志。
2024.02.16-07.54.28
忘我是暂时忽略个体意识。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当中。比如呕心沥血全神贯注地创作。就是把自己的灵魂注塑到作品之中。赋予自己的作品灵性与意义。
无我是这个层面根本就不存在自我意识。比如深度睡眠时连梦都没有。更不知道自己。脑电波完全放松。身体不存在。心灵深入意志中心。
2024.02.16-07.59.04
出神是无意识。植物人也是无意识。梦境。意识流。都是忘我的。接通意识环流。无法控制体验。只能随波逐流。
只有自我意识恢复的那一瞬间。才回归有意识。这一瞬间能记住什么。能从意识环流带出来什么。就成为了意识层面与物质层面的桥梁。因为有想法就会去实现。
2024.02.16-08.06.49
零意志是托平意志的状态。我之前写成为零意志。是长久保持这个状态。现在想来如果降低门槛来定义的话。其实一个人放松放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可以短暂地进入托平意志的状态。这时这个人就相当于一个临时的零意志结点。同样能够短暂地与意志中心共鸣。只不过能够共鸣的内容。就取决于现阶段的认知水平了。
2024.02.16-08.12.58
所以我之前所说的成为零意志。是有特殊含义的。是要长久保持托平意志的状态。始终共鸣在这个平衡点上的。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力作为基础。
要在零意志状态与真理共鸣。就需要一定程度的认知水平作为基础。才能够穿越认知屏障。感知和领悟到更加隐晦的真理。
而这两个基础前提的获取途径。就是人生。过去的经历。当下的生活。未来的选择。在这之中升华自己的认知。磨砺自己的意志。使自己的灵魂成长得坚定而又完整。
2024.02.16-08.21.40
当然托平意志就能与真理共鸣。非要说什么认知基础其实也没必要。都是相对的。
现在认知水平的程度。就能共鸣到与现阶段认知相匹配的真理。肯定也是真理。大概就是表层的真理。一些最简单基础的框架。但足以帮助认知成长。之后就又能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层一些的真理。去填充概念框架补全细节。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每当你觉得已经看到一张完整的图景时。继续探索。就会产生重大突破。发现更广阔的图景。更深邃的细节。全方位全维度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而且没有止境。只有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才能感到满足。而且它永远不会让我失望。其他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外在的东西。总会有看到尽头的时候。
2024.02.16-08.30.32
就像我补充说明的这四个问题。
意思其实开始都写过了。粗略的框架是在的。但我总感觉好像还差点儿什么。没有说得太明白。于是展开四条支线逐一攻破。现在问题都想透彻写清楚了。模糊的框架就变得清晰丰满了。再沉淀一段时间。又不知道会和意识深处的什么相联系。在哪一瞬间迸发出新的重大突破。到时就知道了。
2024.02.16-08.42.22
大概这就是苹果树问题的答案了吧。
上一个问题是永恒的冰激凌。
下一个问题又会是什么呢。
生活真是太有趣了。
2024.02.16-08.57.29
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建立在已经确立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回声第八阶段以来。总结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新的概念和定义。新的原理和结论。
现在才理清真实的道路。能够做完现阶段的事就不容易了。什么时候才能把之前写过的东西再整理清楚。那一定是需要回想起很多旧事的时候。应该是阶段性盘点到下一次突破极限之前会做的事。
到时就知道了。到那时我会莫名其妙地迫不及待想做这件事。
2024.02.16-09.02.39
零意志状态和无意识状态还是有区别的。概念上也不是完全重叠的。没有发生的必然联系。
零意志说明意志力还是在的。是形散而神聚的。
无意识状态是涣散的。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意志力的。
可以说境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
零意志更深层。要求更高。是在意志力相当坚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在虚无中保持自我意识。在看似涣散的表象下托平意志。
就像当个空壳傀儡很简单。可以随意被支配。但要做到恬淡虚无的同时百毒不侵。那完全是另一种境界了。
就像我说一张白纸的纯洁很好找。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粹。就是另一重境界了。
2024.02.16-09.18.35
对了。刚才还有一个问题。婴儿。就是写到卵的时候想起来的。婴儿的意识处于什么状态。
我不认为婴儿的自我意识是逐渐形成的。那是外在看来。外人后来才感知到婴儿的自我意识在物质层面有指向了。
两精相搏谓之神。那时就已经有自我意识了。个体意志才要实现长出完整的肉体。
之所以外在没有感知到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已经存在。因为这时的意志是托平的。没有指向的。
2024.02.16-09.25.54
另外种子复制苹果树这件事。其实从细胞分裂复制开始。宇宙中的一切就都是这么发展而来的。
繁衍生息。哺育后代。其实就生命的复制。到微观世界是细胞分裂。到宏观世界是宇宙爆炸。
复制。一样。却又不一样。等同于。相当于。却又不是。所以才有了线性的成长和轮回的规律。
不一样的部分是线性的。一样的部分是轮回的。
2024.02.16-09.30.29
其实就是洗牌。换着表象。还是这副牌。
几十亿人口。传承多少代。最终还是这十六种人格在不同程度阶段向外界投射出的不同面。所以才有了历史之轮发展规律的轮回。才有了社会架构和功能性填充。
又因为每个种子都包含一切生命信息。所以我们才能从自己的内心中感知到世间万物的存在和意义。以自我认知的方式窥探整个宇宙世界宏观和微观的真理。
2024.02.16-09.37.01
回到婴儿原始天真的状态。其实就是托平意志与真理共鸣的状态。所以随性而生才是存在原本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与自己现阶段相匹配的真理共鸣。认识世界完善认知。循序渐进。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生活方式。
其实每个人都延续婴儿的意识状态活一辈子。就是从零到正。很简单。
遗憾的是人们很快就被各种外力诱惑误导评判施压。脱离了生命原本的轨迹。活成了负的一生。可能至死都没有找回生命的初衷。像夭折的苹果。还没成熟就被打药采摘变卖吃掉了。一棵苹果树的可能性就消失了。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配平成活率。因为能够瓜熟蒂落走向生命的终点烂在泥里长出新的苹果树的人。几乎没有。
2024.02.16-09.49.07
所以说很多问题都是人口问题产生的没错。因为只有数量没有质量。连基础生存都成了问题。所有问题只能恶性循环。
越配平成活率越难成活。条件越恶劣越极端越要迎难而上。因为只有在这样贫瘠而匮乏的土壤里。才能筛选出生命力足够顽强的种子。
2024.02.16-09.56.33
我之前说时代好不好看人口数量。但是人口数量存在一定滞后性。现在看来时代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微观时代越富足。越利于繁衍生息。人口增多的同时。意味着宏观时代越贫瘠。种子质量下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要恶性循环刺激人口。配平成活率的同时考验意志力筛选生命力顽强的种子。
2024.02.16-10.01.05
随着微观时代环境恶化资源减少各种问题矛盾加剧。人们就不生了于是人口减少。环境资源得到缓冲。生存基础逐步改善。人们就可以开始顾及到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宏观时代来看健康的种子多了就好起来了。如此规律循环也是宇宙万物维持平衡的方法。
2024.02.16-10.07.40
如果把这个成活率规律的轮回。和历史之轮规律的轮回放在一起。
刚好人口激增成活率最低极值对应到Se。人口减少成活率最高的极值对应到Ni。中间是过渡转化的过程。
而且在对角线价值的冲击下最易毁灭或成就对立价值。比如我就是在Te时代长大的Fi。这是意志力塑造和生命力筛选必要的过程。为的就是维持整体的意志平衡。
2024.02.16-10.18.45
成活率轮回和历史之轮完全吻合。甚至和每个时代表现出的人性特征都一致。这样全部都解释清楚了。
Fi人文艺术。Ni天下大同。Ti见异思迁。Ne繁衍生息。Te问题显露。Se条件恶化。Fe追求和谐。Si重返太平。
Ni成活率最高。但意志力最松懈。多强。
Se成活率最低。但意志力最坚定。一超。
2024.02.16-10.28.29
刚才本来已经想收工了。就还觉得差点什么没通透似的。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重大突破。现在彻底完成了。整理新文章。
2024.02.16-14.34.07
不是我的理论可以自圆其说。而是真理本身是天衣无缝的。
2024.01.31
2024.02.16
Comments